作者:廖長江
聽,那是什么聲音,仿佛從地心傳來,穿過古老的荒漠,穿過奔騰的黃河,穿過漫漫的時空,一直來到頭頂?shù)奶炜眨置黜懺谖业亩。那神奇而復雜的節(jié)奏,那無以言狀的活力,在證實著它的存在;這可是新世紀對我們的召喚?
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,黑板上那一行紅色的"距高考還有xx天"似乎像大學莊重的請柬,我們將因成為面向新世紀的第一批大學生而感到自豪。此時此刻,我們明白:世紀的挑戰(zhàn)就在眼前?如果說在本世紀初,科學還僅僅只是向人們展示了它神秘的一角,那么到了現(xiàn)在,科學已經(jīng)用它那征服一切的魅力征服了人類。發(fā)達國家憑借著它得天獨厚的優(yōu)勢遠遠地走在世界的前列,其尖端的科學技術,一方面極大地推動了歷史的發(fā)展,而另一方面則與其帝國主義的本質相結合,為其支配和主宰世界服務。
中國不能落后。沒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做后盾,中國只能重蹈歷史的覆轍。二十年前,一位巨人說:"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(chǎn)力。"世界為之一震。二十年來,中國用無聲的行動在詮釋著這句話的內(nèi)涵。秦山、大亞灣兩座核電站的建立,"長征"系列火箭的發(fā)射成功乃至三峽工程的勝利截流,無一不表明中國追趕世界的決心和勇氣。中國來了!
有人說: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世紀。的確,當一個全新的世紀橫亙在我們面前時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一個空前的機遇正等待我們?nèi)ゲ蹲。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科技發(fā)展戰(zhàn)略中最關鍵的時期,如果把握得好,一個科技強國將在這時誕生?萍嫉陌l(fā)展在于人才,只有大量科技人才的通力合作,科技的振興才有希望。由此再想想我們自己,我們就能明白自己擔負著一個怎樣的重任了。
毫不夸張的說,我們將是二十一世紀中國科技建設的中堅力量。知識、年齡和人生修養(yǎng)諸方面我們都具有突出的優(yōu)勢;與世界上同齡人相比,在科學基礎和鉆研精神方面,我們也不落下風;祖國辛辛苦苦地培養(yǎng)了我們,民族感情和血濃于水的親情將我們緊緊的聯(lián)系在一起……這一切的一切,是否都在暗示:中國的科技振興就掌握在我們手中!
世紀之交的時刻,機遇令人振奮,而祖國強大的感召力則令人自豪。周恩來說:"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。"現(xiàn)在我們要說:
"為中華科技之崛起而奮斗!"
未來,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;未來,同時又是一個讓我們大顯身手的舞臺,讓我們好好把握住這一切吧!
擁抱明天!擁抱新世紀!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