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田是一個誠實上進的好學生,他學習刻苦,成績不錯,自從進入初三以后,他和其它同學一樣,學習越來越吃力了,還有成績下滑的傾向。
可是最近一陣以來,每當考試他總是感冒發(fā)燒,大考大感冒,小考小感冒,治療感冒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,用什么藥都無效,當考試結束后,他的所有病癥都不治而愈。
感冒發(fā)燒當然會影響其考試的成績,老師看著他發(fā)燒的情景非常心疼,都勸他多休息,考不好沒有關系。每次考完,老師都表揚小田如何帶病學習,有病尚能考出不錯的成績。成績雖有不足但情有可原,若是沒有病的情況下,豈不是會考得更好。小田又慚愧又滿足,慚愧是因為成績不理想,滿足是因為此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認可。他知道,自己的真實成績比考出來的成績要好得多,名次比現(xiàn)在要提前若干,于是,他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學識水平提高了一格。
他等待著不得病的考試,然而下次考試時感冒發(fā)燒依然如期而至。
小田的病是真的,沒有半點弄假的成分。他在病中深受痛苦,他的病是由考試焦慮引起的,是由心理的焦慮引起的生理變化。
但是,家長和教師對小田的態(tài)度是錯誤的,因為小田上進心很強,對于自己的期望值來講學習能力相對不足,這就會導致期望與現(xiàn)實之間的差異,這種差異是小田很難接受的,若能有個借口來彌補其中的差異是最理想的。恰好小田病了,病痛引起了人們的同情,也分擔了小田的心理壓力,病痛成了責任的替代者,小田無意有意地認為,考試成績差是病痛的結果,而不是我水平低,也不是我學得不好。老師也會產(chǎn)生這樣一種印象:小田學習真刻苦,考不好太遺憾了,但責任不在小田身上,是病痛使然。小田很體面地退在了一旁,逃避了學習壓力,逃避了失敗,或許還能得到表揚,這是多么理想的結果。
從心理理論上講,病痛的痛苦比起學習壓力或學習失敗的痛苦來講要小得多,趨向快樂回避痛苦是人的本能。
在中學生中,小田還不是很嚴重的逃避者。另一個學生每遇考試便拉肚子,最后他瘦弱不堪,體力不支,還有一個學生則以騎車失誤數(shù)次摔斷腿為代價,換取心理的平衡。
為此,我們和家長、老師配合為小田進行心理訓練。
老師打電話鄭重宣布,市里緊急通知,明天早晨8:00全市統(tǒng)一模擬考試,為了讓他有個心理準備,老師特地通知他,以示關心,考試中午12:00結束。老師特別囑咐他明天帶好文具,不要遲到。結果,他果然如期病倒了,高燒不退,病苦不堪。中午過后,他的病好了,下午背上書包去上學,到校后才知道,上午沒有考試,下午才有真正的考試,沒有幾分鐘,他渾身發(fā)抖,病了,比上午更嚴重。
在輔導中,我們應該一方面對其疾病體貼和關心,盡量地使早日康復;一方面讓學生自己體驗自己的行為;另一方面,應該明確地告訴這些同學,考試篩選人才的方式,很殘酷,這種弊端是多少年來人們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事情。目前,我們還沒有更好的辦法來代替它,所以我們只有接受它,而且是勇敢地面對面地接受它。任何逃避都是不可取的,所謂面對它,是指面對它的殘酷性?梢哉f凡是有這些心理問題的學生的學習成績都是不太理想的,至少是自己認為不理想,因此老師、家長對其學習的要求不能因病而放松。可以明確告訴他們,病或意外事故會影響學習成績,但肯定地說他們即使不得病,考試成績也是如此,這本來就是他們的實際水平。所謂“如不得病,成績可能會好些”,只是一塊遮羞布而已,為滿足自己的一種自嘲,是掩蓋自己無能、偷懶或逃避學習的一種借口。疾病不能成為成績不理想的借口,兩者雖有關系,但責任不能相互代替。幫助小田更好地認識自己,認清自己的學習能力、知識結構或增加學習動力,或解除焦慮,或調(diào)整學習策略等,正確評價自己,使期望與現(xiàn)實盡可能地吻合,在現(xiàn)實的基礎之上去努力,在保證自信的基礎上,扔掉借口,借口早晚要丟掉的,真正的大考到來之時,并不承認任何借口,只承認能力的高低。
需要說明的是,有一些學生因身體弱,在考前疲憊不堪也會病倒,有一些學生會因緊張而消化不良,有一些女生因緊張,月經(jīng)周期失調(diào),或痛經(jīng)加重等也許不在心理問題之列,識別它們的關鍵是看病痛與考試的時間,難易的關系是否密切。不管什么原因的病疾,都應該引起家長的注意。細心照料,主動關懷,因為每種疾病對孩子都沒有好處,嚴重的病痛會傷害孩子們的身體,更會讓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有一種快感和滿足感,所以,家長和老師訓練有病學生時,應找醫(yī)生和心理專家做一下鑒定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