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(wǎng)絡 作者:中考網(wǎng) 2019-05-03 14:44:43
(3)事物是發(fā)展變化的,是一分為二的,②如果總是茍同他人的觀點,那么就是靜止的、孤立的,片面的。就像人們看待馬謖,總是說他好大喜功,剛愎自用,這是正確的。但難道他自愿守街亭是逞匹夫之勇嗎?他對形勢高瞻遠矚(B)與諸葛亮不謀而合,足見其才智。在大軍壓境的緊要關頭,他既不裝聾作啞,也不明哲保身,而是挺身赴難,并以全家性命作保,這是何等的英勇!戰(zhàn)敗后他沒有屈膝投降,也沒有遁跡深山,卻重整殘部,突出重圍,保存了一部分有生力量回蜀營。戰(zhàn)敗后的馬謖,沒有扯客觀原國為自己辯護,也沒有利用與孔明的私交甚厚說情,而是堂堂正正地自縛于孔明帳前受刑赴死,這又是何等壯烈。、鬯晕艺J為馬謖留給后人的不是驕兵必敗,剛愎自用的深刻教訓,而是為我們留下了敢作敢當、忠君報國的高尚氣節(jié)。由此可見,他人的觀點不一定全面,我們不應茍同于他人,而應一分為二地看待事物。
(4)是否具有“不茍同”的思維方式,是決定科學研究成敗的關鍵因素,達爾文之所以偉大,是因為他打破了人們迷信了幾千年的神創(chuàng)論,提出了科學的進化論;(C)而舍勒,這位偉大的化學家,無法擺脫前人“燃素說”的影響,與氧氣的發(fā)現(xiàn)失之交臂(D)。
(5)亞里士多德說得好:“我愛我?guī),但我更愛真?rdquo;。綜上所述,④我們不應該苛求前人,更不能迷信前人。我們應在思考問題時迸射出逆向思維的火花,努力開拓一個屬于我們這一代人自己的新世紀。
9.文中加方框的標點和成語,使用不恰當?shù)囊豁検牵ǎ?分)
【答案】9.A(應用頓號)
【解析】高瞻遠矚:瞻:視,望;矚:注視。站得高,看得遠。比喻眼光遠大。和后面“與諸葛亮不謀而合,足見其才智”相照應,使用正確;失之交臂:意思交臂:胳膊碰胳膊,指擦肩而過。形容當面錯過。附和語境。“去思考”“去探索”兩個短語并列,應該用頓號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