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(wǎng)絡資源 2023-09-26 15:44:10
(一)法不可違
1.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(guī)則,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。
2.違法行為的含義及類別
①含義: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、法規(guī)的規(guī)定,危害社會的行為。
②類別:
a.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相對輕微,稱為一般違法行為。
b.刑事違法行為是違法行為中最嚴重的一種,就是我們常說的犯罪。
c.無論是一般違法還是犯罪,都要承擔法律責任。
3.一般違法行為的法律后果責任
①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
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,消除危險,返還財產,賠償損失,支付違約金,消除影響、恢復名譽,賠禮道歉,等等。法律規(guī)定懲罰性賠償?shù),依照其?guī)定。
②行政違法行為要受行政制裁: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
a.行政處分包括警告、記過、記大過、降級、撤職、開除等。
b.行政處罰包括警告、罰款、沒收違法所得、行政拘留等。
4.區(qū)分一般違法行為與嚴重違法行為
相同點
①都有社會危害性;②都是違法行為;③都要承擔法律責任
啟發(fā)
有一般違法行為的人,如果不改正,發(fā)展下去就可能導致犯罪,它們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。我們應防微杜漸,養(yǎng)成良好行為習慣,做遵章守法的公民
(二)預防犯罪
1.犯罪的含義
犯罪是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、觸犯了刑法、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。
2.犯罪的基本特征
①嚴重社會危害性(最本質特征)
②刑事違法性(法律標志)
③應受刑罰處罰性(必然法律后果)
3.刑罰的含義和種類
①含義:
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、刑事處分,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,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。
②種類:
根據(jù)我國刑法的規(guī)定,刑罰分為主刑(管制、拘役、有期徒刑、無期徒刑、死刑)和附加刑(罰金、剝奪政治權利、沒收財產、驅逐出境)兩大類。
4.青少年如何加強自我防范,遠離犯罪
①珍惜美好生活,認清犯罪危害,遠離犯罪。
②預防犯罪,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。
③生活在法治社會,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,依法自律,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。
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,避免沾染不良習氣,自覺遵紀守法,防患于未然。
(三)善用法律
1.青少年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,應該怎么辦
①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,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
②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(法律服務所、律師事務所、公證處、法律援助中心等)來維護合法權益。
③受到非法侵害,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,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、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、舉報,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。
2.關于訴訟的含義、地位、適用范圍和類型
①含義:訴訟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,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。
②地位: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(guī)、最權威的手段,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。
③適用范圍: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決問題,或者認定只有通過訴訟途徑才能維護合法權益,我們就要使用訴訟手段,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。
④區(qū)分三種類型的訴訟
3.未成年人怎樣有勇有謀,應對違法犯罪?
當國家利益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,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。
①在面對違法犯罪時,我們要善于斗爭,在保全自己、減少傷害的前提下,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,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,同違法犯罪作斗爭。
②掌握有效方法,如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;虛張聲勢,與違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;記住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;了解違法犯罪分子的去向;保護好作案現(xiàn)場。
編輯推薦: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